聚丙烯酰胺在水处理中的用量没有固定标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水质因素:
污水浊度和悬浮物含量:如果污水浊度高、悬浮物含量大,如洗砂厂、选矿厂等产生的污水,需要的聚丙烯酰胺用量就会增加。对于浊度和悬浮物含量适中的普通工业废水,每立方米污水需要几克到几十克的聚丙烯酰胺;而对于浊度和悬浮物含量较低的生活污水等,用量则相对较少,每立方米只需几克甚至更少。
有机物含量和水质复杂性:像化工、制药、造纸等行业的污水,不仅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水质也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聚丙烯酰胺来处理。例如,处理一些高浓度有机废水时,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会达到每立方米几十克甚至上百克。
污水的酸碱度(pH 值):不同型号的聚丙烯酰胺对 pH 值的适用范围不同。例如,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碱性环境下效果较好,阳离子型在中性至碱性环境表现更佳。如果污水的 pH 值不在聚丙烯酰胺的更好适用范围内,需要增加用量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聚丙烯酰胺的型号:阳离子型:用于处理含有机物较多、带负电荷的污水,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等。一般情况下,用于污泥脱水时,每立方米污泥(干重)的用量在 1.8 - 9.0 千克;在其他污水处理应用中,每吨污水的固体干粉用量大概在 10 - 20 克。
阴离子型:适用于处理以无机颗粒为主的污水,如矿山废水、建筑施工废水等。在污水处理絮凝沉淀时,建议浓度配比为 0.1% 左右,每吨污水的固体干粉用量一般为 5 - 10 克。
非离子型:常用于处理一些对离子型要求不高、较为特殊的水质,其用量与阴离子型相近,建议配比浓度为 0.1% 左右。
处理工艺和设备:溶解浓度和时间:聚丙烯酰胺需要充分溶解后才能发挥更好效果。如果溶解浓度过高,会造成混凝难度增大,药剂使用量不易控制;溶解时间短则导致药剂未完全溶解,浪费药剂且使用量增大。一般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浓度在 0.1% - 0.3% 之间较为合适,溶解时间在 40 - 60 分钟。
混凝时间和强度:混凝时间短及强度低时,不宜使用高分子量或高浓度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否则容易浪费药剂。不同的水处理工艺和设备对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也会有影响,例如板框机脱水工艺相比带式压滤机更省药。
总之,在实际使用聚丙烯酰胺进行水处理时,需要通过小试来确定用量。小试时,可取一定量的污水样本,按照不同的用量添加聚丙烯酰胺,观察污水的絮凝效果、絮凝速度、上清液状况、沉淀效果等,从而确定较适合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