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洗煤用聚丙烯酰胺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其质量好坏:
外观与物理性质
颜色与形态:优质的聚丙烯酰胺为白色颗粒或粉末状固体,颜色均匀,无发黄、灰暗或其他杂色。若产品颜色异常,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了杂质污染或反应条件控制不佳。
颗粒均匀度:颗粒应大小均匀,无明显结块、异物混入或粗细差异过大的情况。如果颗粒大小不一或有结块现象,会影响其溶解速度和使用效果5。
触感:手感细腻,无粗糙感。质量差的聚丙烯酰胺会有颗粒感或质地不均匀。
溶解性
溶解速度:取适量聚丙烯酰胺样品,在常温下缓慢加入到清水中并搅拌。优质产品溶解速度相对较快,但不会出现迅速结块抱团的现象。如果溶解过程中形成大量难以分散的胶团,表明产品的水溶性较差,是生产工艺或配方存在问题。
溶液状态:完全溶解后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应清澈透明,无浑浊、沉淀或悬浮物。若溶液呈现浑浊状,含有未完全溶解的杂质、交联的聚合物或其他不溶性物质,这样的产品在使用时会降低其絮凝、增稠等性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技术指标
分子量:分子量是衡量聚丙烯酰胺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分子量越高,其絮凝、增稠等性能相对越强。可以通过专业的黏度法、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等方法来测定分子量。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可采用简单的对比实验,将不同样品配置成相同浓度的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使用转子黏度计测量溶液黏度,溶液黏度越高,分子量越大。
离子度与水解度:对于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离子度是重要的性能参数,离子度的高低影响着其对不同电荷污染物的絮凝效果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能力。水解度主要针对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合适的水解度能使其在水溶液中更好地发挥絮凝和分散作用。可采用胶体滴定法检测离子度,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水解度。
残余单体含量:聚丙烯酰胺在合成过程中会残留少量未反应的单体,如丙烯酰胺。残留单体含量过高不仅会影响产品的性能,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可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先进的分析手段测定残留单体含量。高品质的聚丙烯酰胺残留单体含量应极低,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
固含量:固含量是衡量聚丙烯酰胺质量稳定性和纯度的重要指标,应满足相应的要求,一般较高的固含量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相对较好2。
实际应用效果
絮凝实验:在模拟实际应用场景的条件下,如配置一定浊度的模拟煤泥水,加入相同用量的不同聚丙烯酰胺样品,观察絮凝效果。优质的聚丙烯酰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煤泥颗粒形成较大的絮体,且絮体沉降速度快、上清液清澈。通过对比不同样品的絮凝时间、絮体大小、沉降速度和上清液的浊度等指标,可以直观地判断产品品质的优劣。
参考其他用户反馈:向使用过该产品的其他洗煤厂或相关企业咨询,了解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情况。如果多数用户反馈良好,则产品质量相对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