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到来,低温低浊水问题日益凸显。这种水质具有处理难度大的特点,给水厂运行带来诸多困扰。本文将分析低温低浊水难以处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低温低浊水为什么难处理?
1. 水质特性:低温低浊水中的杂质以细小的胶体分散体系存在于水中,胶体颗粒具有较强的动力稳定性和凝聚稳定性,且带有负电荷。这使得胶体颗粒间排斥势能增大,粘滞系数增大,不利于颗粒碰撞和脱稳。
2. 温度影响:低温导致水的pH值下降,粘度增大,水中胶体Zeta电位升高,使得絮凝反应速度变慢,生成的絮凝体小而轻,难以沉降。
3. 浊度低:由于低温低浊水中的胶体颗粒数量较少,颗粒间碰撞聚集的机会减少,不利于形成絮粒。
4. 水处理剂效果受限:低温下,混凝剂的水解反应速度变慢,影响絮凝效果。
二、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措施
1. 优选混凝剂和助凝剂:针对低温低浊水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混凝剂和助凝剂,提高絮凝效果。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
2. 改变水质状态:通过预氧化、调节pH值等方法,改变水质特性,提高絮凝效果。
3. 气浮工艺:采用气浮法处理低温低浊水,利用微气泡将轻飘的絮粒迅速上浮分离,提高去除率。
4. 微絮凝接触过滤:将气浮工艺与过滤工艺相结合,解决含藻期过滤器堵塞问题,延长过滤周期。
5. 微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通过优化絮凝池和沉淀池的设计,提高絮凝效果和沉淀速度。
6. 高密度澄清池:利用高密度澄清池处理低温低浊水,提高澄清效果。
7. 联用工艺:将气浮单元与水厂常规工艺(如混凝沉淀、过滤等)联用,根据原水特点优化工艺组合,提高处理效果。
低温低浊水的处理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如优选混凝剂、改变水质状态、采用气浮工艺等,可以有效地解决低温低浊水处理难题,确保出水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水厂应根据原水特点,灵活选用和调整处理工艺,以实现更好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