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煤厂絮凝剂的重要性
洗煤过程中,煤泥水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煤泥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胶体及溶解性物质,若不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絮凝剂作为煤泥水处理的重要药剂,能够通过其独特的物理化学作用,使煤泥水中的微小颗粒迅速聚集成较大的絮体,便于后续的沉淀、过滤或压滤等工艺处理,从而大幅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
二、洗煤厂絮凝剂的选择原则
1. 针对性强
不同洗煤厂的煤质、煤泥水性质及工艺条件各异,因此选择絮凝剂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择针对性强的产品。例如,对于高泥化煤种,应选择具有强吸附性和桥联作用的絮凝剂;对于含有大量有机物的煤泥水,则需要选择具有生物降解性的絮凝剂。
2. 高效经济
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投加量小、成本低的絮凝剂。这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三、常见洗煤厂絮凝剂类型
1. 无机絮凝剂
无机絮凝剂主要包括铁盐(如硫酸亚铁、聚合硫酸铁等)和铝盐(如聚合氯化铝等)。这类絮凝剂价格相对较低,但单独使用时效果往往有限,且产生较多的污泥。
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及其衍生物,具有优异的絮凝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它们能够迅速与煤泥水中的悬浮颗粒结合形成紧密的絮体,且投加量小、效率高。
3. 复合型絮凝剂
为了克服单一絮凝剂的不足,近年来复合型絮凝剂逐渐受到关注。这类絮凝剂通过无机与有机成分的复配或改性,既保留了无机絮凝剂的成本优势,又提高了有机絮凝剂的处理效果,成为洗煤厂絮凝剂选择的新趋势。
四、实际应用中的考量因素
1. 煤泥水性质
煤泥水的pH值、浊度、悬浮物浓度及颗粒分布等性质直接影响絮凝剂的选择和使用效果。因此,在选择前应对煤泥水进行充分的检测和分析。
2. 工艺条件
洗煤厂的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及操作参数等也会影响絮凝剂的选择和使用。例如,对于采用压滤工艺的洗煤厂,需要选择能够形成紧密絮体、便于压滤的絮凝剂。
3. 经济性评估
在选择絮凝剂时,除了考虑其处理效果外,还应进行经济性评估。包括絮凝剂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投加量及后续处理成本等,综合比较不同产品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