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高效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混凝沉淀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一、絮凝形成方面
快速絮凝
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如酰胺基(-CONH₂)。当它加入到水中后,这些活性基团能够迅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其长链分子可以同时吸附多个颗粒,通过 “架桥” 作用,将细小的悬浮颗粒连接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絮凝体。
例如,在处理含有泥沙的河水时,聚丙烯酰胺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泥沙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团。一般情况下,在适当的搅拌条件下,几分钟内就能看到明显的絮凝现象。
絮凝体特性
形成的絮凝体较大且比较紧密。这是因为聚丙烯酰胺的长链结构能够有效地将颗粒聚集在一起,使絮凝体的尺寸不断增大。而且,由于其分子链的缠绕作用,絮凝体的结构相对稳定,不易被水流等外界因素破坏。
相比一些无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形成的絮凝体沉淀速度更快。例如,在处理污水中的胶体颗粒时,它所形成的絮凝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沉淀到水底,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二、对不同污染物的沉淀效果
悬浮物去除
对于水中的悬浮物,如泥沙、纤维、有机碎屑等,聚丙烯酰胺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它能够通过絮凝作用将这些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絮凝体,沉淀到水底。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如造纸厂废水含有大量的纤维悬浮物,聚丙烯酰胺可以使悬浮物的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在生活污水处理中,也能有效降低污水的浑浊度,使出水中悬浮物含量大幅降低。
胶体去除
水中的胶体颗粒由于其粒径小、表面带有电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自然沉淀。聚丙烯酰胺可以中和胶体颗粒的电荷,同时通过架桥作用将胶体颗粒絮凝。
例如,在处理含有胶体态金属氢氧化物的废水时,聚丙烯酰胺可以使这些胶体沉淀,提高水质的清澈度。其对胶体的去除率可以达到 70% - 90%,具体取决于胶体的种类和浓度。
部分有机物和重金属去除
聚丙烯酰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它可以将一些溶解性有机物吸附在絮凝体上,随着絮凝体的沉淀而去除。对于重金属离子,虽然它本身不是专门的重金属去除剂,但在絮凝过程中,部分重金属离子会随着悬浮物或胶体的沉淀而被去除。
例如,在处理印染废水时,聚丙烯酰胺可以去除部分有机染料,降低废水的色度。在电镀废水处理中,与其他沉淀剂配合使用时,也能辅助去除重金属离子。
三、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分子量和类型的影响
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不同,其絮凝效果也不同。分子量越高,分子链越长,架桥能力越强,絮凝效果越好。但分子量过高时,溶解速度会变慢,而且在水中的分散性会变差。
它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等不同类型。阴离子型适用于处理带正电荷的颗粒和废水,阳离子型则相反,非离子型的适用范围相对较广。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
例如,在处理含有大量阳离子型污染物的废水时,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会有更好的絮凝效果。
投加量的影响
投加量是影响聚丙烯酰胺混凝沉淀效果的重要因素。投加量过少,不能充分发挥其絮凝作用,无法达到预期的沉淀效果;投加量过多,会导致絮凝体重新分散,形成 “胶体保护” 现象,同时也会增加处理成本。
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更好投加量。一般投加量在几毫克 / 升到几十毫克 / 升之间,具体取决于水质、污染物类型和浓度等因素。
水质条件的影响
水的 pH 值、温度和离子强度等水质条件会影响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例如,在不同的 pH 值下,聚丙烯酰胺分子的电荷状态和活性基团的电离程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对颗粒的吸附和絮凝能力。
温度较低时,聚丙烯酰胺的溶解速度会变慢,分子链的伸展程度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絮凝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这些水质条件,必要时对水质进行预处理或调整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条件。
聚丙烯酰胺在混凝沉淀方面效果显著,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达到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