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它的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酰胺基,可以通过吸附架桥等作用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沉降。硫酸钠是一种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当聚丙烯酰胺与硫酸钠混合时,硫酸钠的离子可以影响聚丙烯酰胺分子链的伸展和构象。
一方面,电解质的存在会压缩双电层。在没有硫酸钠等电解质时,颗粒表面带有电荷,形成双电层结构,颗粒之间因静电斥力而保持分散状态。加入硫酸钠后,电解质中的离子会中和颗粒表面的部分电荷,降低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使聚丙烯酰胺更容易吸附到颗粒表面,促进絮凝过程。
另一方面,硫酸钠的存在可以改变聚丙烯酰胺分子链周围的离子强度和溶剂化作用。适当的离子强度可以使聚丙烯酰胺分子链更加舒展,增加其与悬浮颗粒的接触概率,从而提高絮凝效果。但如果硫酸钠浓度过高,会导致聚丙烯酰胺分子链收缩,降低其絮凝性能。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如印染废水、造纸废水等含有大量悬浮固体和胶体的污水。聚丙烯酰胺和硫酸钠的组合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染料颗粒、纤维悬浮物等。例如,在印染废水中,染料分子和助剂形成的胶体颗粒很难自然沉降。加入聚丙烯酰胺和适量的硫酸钠后,聚丙烯酰胺吸附染料胶体,在硫酸钠的辅助下,胶体颗粒的电荷被中和,形成较大的絮体,便于后续的沉淀或过滤分离,降低废水的色度和悬浮物含量。
造纸工业在造纸过程中,用于纸浆的助留助滤。聚丙烯酰胺可以提高细小纤维和填料在纸浆中的留着率,硫酸钠可以调节体系的离子环境,增强聚丙烯酰胺的作用效果。使纸张的强度和质量得到提高,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配比及注意事项配比聚丙烯酰胺和硫酸钠的配比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水质情况来确定。一般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浓度在 0.1% - 0.3% 左右,硫酸钠的添加量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体系的离子强度来确定,例如在一些污水处理中,硫酸钠的浓度可以在 1% - 5% 左右。但这只是大致范围,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实验来优化配比。
注意事项
聚丙烯酰胺在溶解时需要缓慢加入到水中,并且要充分搅拌,防止结团。因为一旦结团,内部的聚丙烯酰胺很难溶解完全,会影响使用效果。对于硫酸钠,要注意其纯度,杂质会对整个体系产生干扰。同时,在添加顺序上,一般先溶解聚丙烯酰胺,待其充分溶解后再加入硫酸钠,并且在添加过程中要持续搅拌,保证混合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