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利星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5938789333
行业知识

聚丙烯酰胺和明矾

作者:利星 发布日期:2024-10-22

一、聚丙烯酰胺和明矾的基本性质

聚丙烯酰胺(PAM)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酰胺基(-CONH₂)。根据其离子特性,可分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

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水中能形成具有一定黏度的溶液。其分子链长且具有柔韧性,这使得它在水溶液中可以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将水中的悬浮颗粒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絮凝作用。

例如,在污水处理中,聚丙烯酰胺可以使污水中的泥沙、有机物等悬浮颗粒聚集,便于后续的沉淀或过滤处理。

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明矾是一种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它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过程主要涉及铝离子()的水解。

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带有正电荷,能与水中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或悬浮颗粒发生电荷中和作用,使这些颗粒失去稳定性。

在传统的净水过程中,明矾常被用于初步净化水质,如在一些农村的小型净水设施中,通过明矾的水解来沉淀水中的杂质。

二、聚丙烯酰胺和明矾的反应

电荷相互作用:当聚丙烯酰胺和明矾混合时,明矾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带有正电荷,而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的某些官能团(如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羧基)带有负电荷。

这种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使得聚丙烯酰胺分子链和氢氧化铝胶体之间产生静电相互作用。它们相互靠近并结合,改变了聚丙烯酰胺分子链在溶液中的分布状态。

协同絮凝作用聚丙烯酰胺主要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悬浮颗粒聚集,明矾主要通过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进行电荷中和。两者结合时,产生协同效应。

明矾先使水中的悬浮颗粒脱稳,聚丙烯酰胺随后利用其分子链将这些脱稳的颗粒连接起来,形成更大、更紧密的絮体。例如,在处理含有大量胶体杂质的工业废水时,这种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絮凝效果,加快杂质的沉降速度。

三、应用领域

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分子和助剂形成的胶体,这些胶体颗粒带有负电荷,很难自然沉降。先加入明矾,铝离子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中和胶体颗粒的电荷,使其脱稳。然后加入聚丙烯酰胺,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将脱稳的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的絮体,便于沉淀或过滤,有效降低废水的色度和悬浮物含量。

对于电镀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和各种悬浮物。聚丙烯酰胺和明矾的组合可以先去除悬浮物,同时,部分氢氧化铝胶体还对重金属离子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进一步净化废水。

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中包含食物残渣、粪便、油脂等多种杂质,会形成复杂的悬浮体系。使用聚丙烯酰胺和明矾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杂质。明矾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脱稳,聚丙烯酰胺将颗粒聚集,经过沉淀和过滤后,污水得到净化。

饮用水处理(小型设施)在一些小型的饮用水处理系统,如农村的简易净水站或野外的应急净水装置中,聚丙烯酰胺和明矾可用于净化水源。它们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藻类和部分微生物,提高饮用水的清澈度和安全性。不过,在饮用水处理中,对药剂的使用量和残留量控制较为严格,以确保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四、使用注意事项

配比和用量明矾的用量一般根据水质的浑浊程度和胶体含量来确定。在污水处理中,明矾的投加量可以在 10 - 100mg/L 左右。聚丙烯酰胺的用量相对较少,一般在 0.1 - 1mg/L 左右。不过,这些用量需要根据实际的水质分析和实验来优化,因为不同的水质对药剂的敏感度不同。

添加顺序一般先加入明矾,让其在水中充分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使悬浮颗粒脱稳。然后再加入聚丙烯酰胺,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协同絮凝作用。如果顺序颠倒,会影响絮凝效果。

pH 值影响溶液的 pH 值对明矾的水解程度和聚丙烯酰胺的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明矾的水解受到一定抑制;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偏铝酸盐,影响氢氧化铝胶体的生成。对于聚丙烯酰胺,pH 值会影响其分子链上官能团的电离程度,从而影响与明矾的相互作用。一般在 pH 值为 6 - 8 的范围内,两者的协同絮凝效果较好。

残留和后续处理在使用聚丙烯酰胺和明矾处理后的水中,会有少量的药剂残留。对于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水,需要考虑这些残留药剂对环境的影响。在饮用水处理中,更要严格控制残留量,必要时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如活性炭吸附等,以去除残留的药剂,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