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作用原理
聚丙烯酰胺(PAM)在污水处理中主要起絮凝剂的作用。其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酰胺基(-CONH₂),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在污水中,悬浮颗粒表面一般带有电荷,聚丙烯酰胺分子链可以通过静电引力、氢键和范德华力等方式与这些颗粒相互作用。
对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它在水中电离产生带负电的基团,当污水中的悬浮颗粒表面带有正电荷时,会产生静电吸引,使颗粒吸附在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然后,通过分子链的桥联作用,将多个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絮体。这些絮体在重力作用下更容易沉降,从而实现固液分离,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则主要用于处理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如含有机物较多的污水。它可以中和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同时进行吸附和桥联,使颗粒絮凝。
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的应用场景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适用于处理含有较高浓度无机悬浮物的污水,如矿山废水、洗煤废水等。在矿山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石颗粒和泥沙,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无机颗粒絮凝沉淀。例如,在铜矿废水处理中,其可以将废水中细小的铜矿石颗粒和泥沙絮凝,经过沉淀后,上清液的悬浮物含量显著降低,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常用于处理含有机污染物较多的污水,如印染废水、造纸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在印染废水处理中,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可以与废水中的染料分子和纤维碎屑等带负电荷的有机物相互作用。它能够吸附这些有机物,形成絮凝体,去除废水中的色度和化学需氧量(COD)。例如,在处理活性染料印染废水时,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可以使废水的色度去除率达到 80% 以上。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于一些酸碱度接近中性、悬浮颗粒性质复杂的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例如,在食品加工废水处理中,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可以处理含有蛋白质、淀粉等多种成分的废水。它可以吸附这些不同性质的悬浮颗粒,通过絮凝作用将它们去除,提高废水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