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用量的因素污水水质特性悬浮物含量:如果污水中悬浮物(如泥沙、纤维、生物碎屑等)含量高,聚丙烯酰胺(PAM)的用量会相应增加。因为需要足够的 PAM 分子来吸附和桥联这些悬浮颗粒,使其形成易于沉降的絮体。例如,在处理高浊度的河水污水时,PAM 用量达到每立方米污水 30 - 100 克左右。
有机物和胶体含量: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胶体时,PAM 的用量也会受到影响。有机物和胶体颗粒表面带有电荷,会与 PAM 分子相互作用。对于有机废水(如食品加工废水、印染废水等),由于有机物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PAM 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有机物浓度和性质来确定,一般在每立方米污水 10 - 50 克之间。
酸碱度(pH 值):pH 值会影响 PAM 的性能和污水中颗粒的表面电荷。例如,在酸性条件下,阳离子型 PAM 的使用效果更好,而在碱性条件下,阴离子型 PAM 更适用。并且,不同 pH 值下 PAM 的用量也会有所变化。当 pH 值偏离 PAM 的更好适用范围时,需要增加用量来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
PAM 类型差异阳离子型 PAM:主要用于处理含有带负电荷悬浮颗粒的污水。其用量一般与污水中负电荷物质的量有关。对于含有大量阴离子型杂质(如造纸废水中的阴离子型助剂)的污水,阳离子型 PAM 用量在每立方米污水 20 - 80 克之间。
阴离子型 PAM:适用于处理含带正电荷污染物的污水或与其他混凝剂配合使用。在处理含有金属离子较多的工业废水时,阴离子型 PAM 用量为每立方米污水 15 - 60 克左右。
非离子型 PAM:对于有机胶体含量高且酸碱度接近中性的污水较为适用。其用量相对较稳定,一般每立方米污水 10 - 40 克。
处理工艺要求絮凝沉淀目的:如果只是进行初步的絮凝沉淀,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PAM 用量相对较少。但如果要求深度处理,去除微小颗粒和部分有机物,用量则会增加。例如,在污水一级处理中,PAM 用量每立方米污水 10 - 30 克,而在深度处理阶段增加到每立方米污水 30 - 80 克。
污泥脱水要求:在污泥脱水过程中,PAM 作为污泥调理剂使用,其用量取决于污泥的性质和脱水设备的要求。一般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PAM 用量在每吨干污泥 3 - 10 千克左右。
确定更好用量的方法实验室小试可以在实验室中取一定量的污水样本(如 1 升),然后逐次加入不同量的 PAM 溶液(如从 0.1 毫升开始,每次增加 0.1 毫升),观察絮凝效果。例如,观察絮体的大小、沉降速度、上清液的澄清度等指标。当达到更好絮凝状态(如沉降速度较快、上清液较清澈)时,记录下 PAM 的用量,以此来估算在实际污水中的大致用量。
现场试验和调整在污水处理设施现场,根据实验室小试的结果,在小范围内进行实际污水的处理试验。根据处理后的水质和污泥情况,进一步调整 PAM 的用量。因为实际污水的水质和流量会有波动,所以需要持续监测和调整,以找到较适合的用量,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和经济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