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法原理:聚丙烯酰胺(PAM)是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量大小与溶液的粘度密切相关。在一定浓度和温度下,分子量越高,分子链越长,分子链之间的相互缠绕和摩擦就越严重,溶液的粘度也就越大。根据这一原理,通过测量 PAM 溶液的粘度来间接推算其分子量。
具体操作步骤:溶液配制:称取一定质量的 PAM 样品,将其溶解在合适的溶剂(是水或缓冲溶液)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例如,配制质量浓度为 0.1% - 0.5% 的 PAM 溶液。溶解过程要确保完全溶解,可以使用磁力搅拌器或机械搅拌器进行搅拌,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或搅拌速度过快导致分子链降解。
粘度测量:使用粘度计来测量溶液的粘度。常见的粘度计有乌氏粘度计和旋转粘度计。对于乌氏粘度计,将配制好的 PAM 溶液注入粘度计中,恒温(一般为 25℃或 30℃)后,测量溶液流经粘度计毛细管的时间,通过与已知粘度的标准溶液对比,计算出 PAM 溶液的相对粘度。旋转粘度计则是通过测量在一定转速下溶液对转子的阻力来确定粘度。
分子量计算:根据粘度与分子量的经验关系式(如 Mark - Houwink 方程:[η]=KM^a),其中 [η] 是特性粘数,K 和 a 是与聚合物和溶剂有关的常数,M 是分子量)来计算分子量。需要先确定该种 PAM 在特定溶剂和温度下的 K 和 a 值,这些值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或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标定得到。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原理:GPC 是一种基于分子尺寸大小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PAM 溶液通过填充有多孔凝胶的色谱柱时,分子尺寸不同的 PAM 分子在凝胶孔隙中的渗透程度不同。分子量小的分子能够进入凝胶的更多孔隙,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长;分子量大的分子只能进入较大的孔隙,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短。通过检测 PAM 分子流出色谱柱的时间和强度,可以得到分子量分布信息。
具体操作步骤:样品准备:将 PAM 样品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一般浓度在 0.1% - 0.5% 左右,然后用微孔过滤器(如 0.45μm 或 0.22μm)过滤,去除溶液中的不溶物和杂质,确保溶液纯净。
仪器校准:使用一系列已知分子量的 PAM 标准样品对 GPC 仪器进行校准。这些标准样品的分子量分布应该是已知的、窄分布的,通过将标准样品注入 GPC 仪器,记录它们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等信息,建立分子量与保留时间的标准曲线。
样品测试:将待测试的 PAM 样品溶液注入 GPC 仪器,在设定的流速、柱温等条件下进行测试。仪器会自动记录 PAM 分子流出色谱柱的时间和对应的信号强度,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得到样品的分子量分布信息,包括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宽度等参数。
光散射法原理:当一束光照射到 PAM 溶液时,溶液中的 PAM 分子会使光线发生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分子的大小和浓度有关。对于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越大,散射光的强度越强。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角度以及溶液的浓度等参数,可以计算出 PAM 的分子量。
具体操作步骤:样品制备和测量环境设置:将 PAM 样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浓度在 0.01% - 0.1% 之间,确保溶液均匀透明。测量时,要保证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折射率稳定,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光散射的测量结果。
多角度光散射测量(MALS):使用多角度光散射仪对 PAM 溶液进行测量。仪器会从多个角度(为 10 - 180°)收集散射光的强度信息。同时,结合浓度信息(可以通过折光指数增量测量或其他浓度测定方法得到),根据光散射理论(如 Debye 方程或 Zimm 方程)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 PAM 的分子量,包括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等信息。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比较准确的分子量数据,尤其适用于复杂的高分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