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法是测定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常用方法,以下是具体介绍:
基本原理
在一定温度和浓度下,高分子溶液粘度与溶质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对于聚丙烯酰胺溶液,用特性粘度来表征其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它们满足 Mark - Houwink 方程:[η]=K Mα,其中 [η] 是特性粘度,M 是粘均相对分子质量,K 和 α 是与温度、溶剂和高分子物质有关的常数。通过测定不同浓度下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外推得到特性粘度 [η],再结合已知的 K 和 α 值,就可计算出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
仪器与试剂
仪器:乌氏粘度计、恒温水浴、秒表、移液管、容量瓶、分析天平。
试剂:聚丙烯酰胺样品、蒸馏水或合适的溶剂。
操作步骤
溶液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聚丙烯酰胺样品,用蒸馏水或合适的溶剂在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通过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上述溶液,加入到另一个容量瓶中,用溶剂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确保至少有 4 - 5 个不同浓度的溶液用于后续测量。
粘度计洗涤与安装将乌氏粘度计用洗液浸泡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烘干备用。
将粘度计垂直安装在恒温水浴中,使水浴温度保持在规定值,如 25℃,并确保粘度计的各个管都处于垂直状态。
溶剂流出时间测定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如 10 mL 的溶剂注入粘度计中,恒温 10 - 15 分钟,使溶液温度与水浴温度一致。
用洗耳球将溶剂吸至粘度计的上刻度线以上,然后让溶剂自由流下,用秒表记录溶剂流经上下刻度线之间的时间,重复测量 3 - 5 次,取平均值作为溶剂流出时间 t0。
溶液流出时间测定按照上述相同的方法,依次测量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流出时间 t1、t2、t3 等,每个浓度的溶液测量 3 - 5 次,取平均值。
结果计算
计算相对粘度 ηr
相对粘度是溶液粘度与溶剂粘度的比值,可通过溶液和溶剂的流出时间计算得到:ηr = t/t0,其中 t 是溶液的流出时间,t0 是溶剂的流出时间。
计算增比粘度 ηsp
增比粘度表示溶液粘度相对于溶剂粘度增加的分数,计算公式为:ηsp = ηr - 1。
计算比浓粘度 ηsp/c 和对数比浓粘度 lnηr/c
c 为溶液的浓度,将不同浓度下的 ηsp 和 ηr 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得到比浓粘度和对数比浓粘度。
绘制 ηsp/c - c 和 lnηr/c - c 曲线
以浓度 c 为横坐标,分别以 ηsp/c 和 lnηr/c 为纵坐标绘制曲线,然后将两条曲线外推至 c = 0,得到截距,两条曲线的截距应相等,该截距即为特性粘度 [η]。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M
将得到的特性粘度 [η] 代入 Mark - Houwink 方程 [η]=K Mα,已知 K 和 α 值,通过计算即可得到聚丙烯酰胺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M。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因为温度对溶液粘度影响较大,温度波动应控制在 ±0.1℃以内。
粘度计要清洗干净,避免残留杂质影响测量结果。
溶液的配制要准确,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要规范。
测量流出时间时,要确保溶液在粘度计中自然流下,避免产生气泡和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