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淀粉、食物残渣等有机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较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常被用于餐饮污水处理,以下是其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作用原理
电荷中和:餐饮污水中的悬浮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带有大量的阳离子基团。当 CPAM 加入到污水中时,阳离子基团会与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发生静电吸引作用,中和颗粒表面的电荷,使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减小,从而促进颗粒的聚集。
吸附架桥:CPAM 具有高分子量和长链结构,在水溶液中能够伸展形成线性分子。这些长链分子可以同时吸附在多个颗粒表面,通过分子链的架桥作用将颗粒连接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絮体,加速颗粒的沉降,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使用方法
溶解:在使用前,需要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一般将 CPAM 配制成 0.1% - 0.3% 的溶液,溶解时先在溶解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然后开启搅拌装置,再将 CPAM 缓慢均匀地加入到水中,搅拌时间需要 30 - 60 分钟,以确保 CPAM 充分溶解。
投加:根据餐饮污水的水质、水量以及处理工艺的要求,通过小试确定投加量。一般CPAM 的投加量在 5 - 50mg/L 之间。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溶解好的 CPAM 溶液通过计量泵等设备均匀地投加到污水中,同时要注意与污水充分混合,以保证 CPAM 能够发挥絮凝效果。
注意事项
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容易被强氧化剂氧化,从而破坏其分子结构和性能,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注意水质条件:餐饮污水的水质变化较大,如 pH 值、温度、有机物浓度等都会影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一般CPAM 在中性至碱性的环境中效果较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其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处理餐饮污水时,需要根据实际水质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与其他药剂配合使用:在餐饮污水处理中,需要与其他药剂配合使用,如聚合氯化铝(PAC)等。先投加 PAC 进行初步的混凝沉淀,然后再投加 CPAM 进行进一步的絮凝沉淀,可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药剂成本。但在配合使用时,需要注意药剂的投加顺序和间隔时间,避免药剂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