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来表示。它是衡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使用效果。
对性能的影响
絮凝效果阳离子度较高时,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的正电荷密度大,对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具有更强的电荷中和能力,能使颗粒更快地凝聚形成较大的絮体,从而加快沉降速度。例如在处理含有大量负电荷胶体的污水时,高阳离子度的产品能迅速使污水中的杂质絮凝沉淀,使水质变清。
阳离子度较低时,电荷中和能力相对较弱,形成的絮体较小且松散,沉降速度较慢,但在某些情况下,对一些电荷密度较低的悬浮体系有更好的适应性。
污泥脱水性能
对于污泥脱水,合适的阳离子度可以使污泥中的水分更容易被分离出来。高阳离子度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能够更好地中和污泥中胶体颗粒的负电荷,破坏其稳定性,使污泥中的水分从污泥絮体中释放出来,提高污泥的脱水效率,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如果阳离子度过高,会导致污泥絮体过于紧密,反而不利于水分的进一步脱出,同时还增加药剂的使用成本。
溶解性
一般阳离子度的变化会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性产生一定影响。随着阳离子度的升高,分子链之间的静电斥力增大,会使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加快,但过高的阳离子度也导致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形成一些团聚结构,从而影响溶解性。
测定方法
胶体滴定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阳离子度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滴定剂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的阳离子基团发生定量反应,通过滴定剂的用量来计算阳离子度。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滴定剂的选择和滴定条件的控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电位滴定法:基于离子交换和电位变化的原理,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从而计算阳离子度。电位滴定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样品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