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具备线性结构和聚电解质特性,其分子链内包含的极性基团使其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通过电荷中和、粒子间架桥或凝聚作用,这些被吸附的颗粒会形成较大的絮体,从而有助于加速悬浮液中颗粒物的沉降,提高溶液澄清速度,并促进过滤效果。在水解过程中,聚丙烯酰胺分子中的酰胺基转变为羧基,但是直接测定这一转变的准确度很困难。实践中采用水解时所加入氢氧化钠的数量与聚丙烯酰胺的重量之比来表达,这个比例称为“水解比”。
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聚丙烯酰胺的水解速度变慢?以下是详细解释:
1、分子扩散效应
溶解过程涉及到的溶质分子尺寸远大于溶剂分子,导致两者扩散速率不同。在溶解初期阶段,主要是水分子向聚丙烯酰胺扩散,而由于其分子结构原因,聚丙烯酰胺难以向水扩散,所以必须经历一个溶胀阶段。
2、氢键和分子缠结
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链上的酰胺侧基能够形成氢键,这是一种非常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具有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形成了许多氢键,同时由于其长度较长,达到一定尺寸后会发生卷曲和聚集,引起分子间的缠结现象。因此,要实现聚丙烯酰胺的快速溶解就需要水分子迅速渗透进其结构、打破氢键及解开分子链的缠绕。而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包括了分子量大小、离子度、分子的几何构型、溶液的温度、搅拌强度以及添加方式等。
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水解时间较短,溶液的粘度较低,这是因为聚合物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形成网状结构;而水解时间过长则导致溶液结构疏松,进而使粘度降低。部分水解后的聚丙烯酰胺在水中溶解会产生带有负电的大分子,这些分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以及同一个分子不同链段之间的负电荷排斥作用,使得它们在溶液中伸展并相互交织。这种作用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能够显著提升溶液粘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