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利星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5938789333
常见问题

秭归先加pam再加pac对污泥絮凝有什么影响

作者:利星 时间:2024-06-05 15:56 浏览:119次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使用顺序对污泥絮凝效果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正确的加药顺序是先加聚合氯化铝(PAC),然后再加聚丙烯酰胺PAM)。

如果先加PAM再加PAC会产生以下影响:

电荷中和效果减弱:PAC作为一种电介质类凝聚剂,能够通过电荷中和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失稳并聚集成絮体。如果先加PAM,由于PAM是絮凝剂,它会在悬浮颗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会阻碍PAC的电荷中和作用,降低凝聚效果。

絮体结构松散:由于PAM的絮凝作用主要是通过桥联作用将细小絮体聚集成较大的絮体,如果先加PAM,没有经过PAC预处理,悬浮颗粒之间的电荷未被充分中和,这样形成的絮体结构较为松散,沉降性能较差。

沉降速度降低:由于絮体结构松散,沉降速度会减慢,导致处理时间延长,影响污水处理效率。

絮凝效果不理想:PAC和PAM联合使用时,理想的状态是PAC先形成细小絮体,然后由PAM进行桥联,形成更大的絮体,便于沉降和过滤。如果加药顺序颠倒,絮凝效果会大打折扣。

增加处理成本:由于絮凝效果不理想,需要增加絮凝剂的用量或者重新调整加药策略,这会导致处理成本的增加。

因此,在污泥絮凝处理过程中,应该遵循先加PAC后加PAM的顺序,以保证絮凝效果和处理效率。特殊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污水的特性进行小试或中试来确定加药顺序和比例。

推荐内容